我市誕生第一個“農機”示范大戶 |
|
發(fā)布日期:2009/5/22 20:52:02 來源:張家界日報 作者:吳圣華 |
|
|
本報訊 “去年我?guī)鸵徊糠洲r民種植水稻實現了全程機械化,水稻損失率、含雜率、破碎率比傳統(tǒng)人工收割要低,而且省時、省力又省錢,今年以來,很多老百姓都爭著要我?guī)兔ΨN植水稻和油菜!5月17日上午,農民向福全在自己的家中向前來他家進行農業(yè)機械化專題調研的區(qū)農機局屈如祥局長一行如此興奮地說。 鐵牛耕田、機械插秧、水稻機收……如今,這種景象在永定區(qū)尹家溪鎮(zhèn)覃家坪村經?梢钥匆姟 今年46歲的農民向福全是我市目前農業(yè)機械裝備數量最多、功能最齊、耕種收全程機械化作業(yè)服務最早、有償服務面積最大的農機示范大戶。他對農機有著特殊的感情,早在上世紀80年代末期,他就購買了全村第一臺手扶拖拉機,并成為了一名依靠農機最早走上致富路的老機手。 近些年,隨著全村大量勞力外出務工,農田拋荒現象日趨嚴重,向福全看在眼里,急在心里。2008年初,他和妻子商量后,決定借助國家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帶動作用,投入20萬元巨資全力打造集耕種收于一體的全程農業(yè)機械化服務體系。不到一年的時間,先后購置了15臺(套)農業(yè)機械,配齊了耕種收全套作業(yè)機械,向福全因此也成為了我市第一個全程農業(yè)機械化示范大戶。他現在擁有福田雷沃大型拖拉機2臺、盤式農用拖拉機2臺、龍舟中型收割機1臺、步進式插秧機1臺、機動擔架式噴霧器1臺、小型加工機械1套、維修機械1套等。 農業(yè)實現全程機械化,不僅使種田農民減少了人工成本、增加了種田收入,同時,也讓農機示范大戶向福全收獲了成功的喜悅,嘗到了農機化的甜頭,贏得了更多農民群眾的信賴與支持。今年以來,全村近600畝農田120個農戶主動將代耕、代種、代收作業(yè)納入了全程農業(yè)機械化服務范圍之中。截至四月底,向福全已完成固定耕種面積600畝、臨時油菜收割面積100畝,純收入4.5萬元。按照耕種收全套收費300元/畝計算,今年向福全年純收入至少可達到10萬元。 |
|
|
編輯:盛克儉 【關閉】 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