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到一把傘、一部破舊的手機,大到2萬元的現(xiàn)金……在桑植縣環(huán)宇出租車有限公司的士司機向文江眼里,是別人的就是別人的,不交還給失主,他寢食難安。桑植75輛的士出租車,向文江與人合租的“4303”的士出租車是一道亮麗的文明風景線。失主說:向文江是桑植的活雷鋒;網(wǎng)友說:向文江身上有大眾精神;客管辦主任谷秋生說:向文江生活檢樸,一貫品質好,他代表桑植的士司機的形象;也有人說:如今這社會,見財見錢不動心,真是“傻冒”。
最好的教育
一個人的教育主要從兩個途徑獲得:一是學校,二是社會。而向文江的教育主要是從父母親那里獲得的。
1977年11月14日,向文江生于桑植縣上洞街鄉(xiāng)麻洛村一土家農(nóng)民家庭。全家八口成員,有父母和六個孩子組成。向文江前面有4個姐姐,后面有一個妹妹,他是家中惟一的兒子。5畝水田,3畝旱地,無論父母親怎么辛勞,也無法讓一家八口人過上好日子。向文江的父親是一家之主,會織竹篩子,為了讓家里過上好日子,便沒日沒夜地編織竹篩子賣錢補貼家用。向文江父親有肝炎病,也舍不得花錢治療,便一年年拖著,年長日久,病情一天天加重了。向文江9歲那年,年僅40歲的父親因肝炎晚期,便含淚辭世,留下了妻子和六個未成年的兒女。一貧如洗的家庭,沒有能力辦喪事,向文江母親便到信用社貸款200元辦喪事,并承諾第二年收了油菜還貸。為了還200元的貸款,向文江全家總動員,母親便精心伺弄4畝油菜地,向文江的兩個姐姐也編織起竹篩子, 9歲的向文江開始學會耕田種地,因為在他心中,他是家中的惟一男人!白鋈艘迩灏装住、“窮得硬肘,餓得新鮮”成為母親和五個姐妹的精神支柱?捎幸淮,四姐忍不住糖的誘惑,偷偷拿了家里的一元錢買糖吃,母親知道后,當著向文江幾姊妹的面,把向文江的四姐狠狠打了一頓,母親邊打邊說:“沒經(jīng)大人允許拿錢,就是偷,你再不聽話,我就不活了,留下你們六姊妹做孤兒!蹦赣H的話深深地烙在向文江的心里。母親哭了,向文江和姐姐、妹妹哭了。這就是母親的教育,讓向文江受益一生的教育。生活雖然清苦,吃不好,穿不暖,可一家人活得問心無愧,坦坦蕩蕩。家里雖然窮,可沒有人背后指著他們的脊梁骨議論。
父親去世后,9歲的向文江開始上學。他知道像他那樣的家庭,讀書是一種奢望。小學六年,他拼命地讀書,成績一直很優(yōu)秀。小學畢業(yè),他已滿15歲,考入中學的他在上洞街中學僅讀了初一半個學期,不得不告別了心愛的學校。
社會心得
15歲,本來是個在父母懷里撒嬌的年齡,可向文江開始替家庭分憂了。輟學后,向文江知道這社會要生存,就要有一門技術,于是他拜當?shù)匾幻麕r匠為師,當起了學徒。巖匠是個體力活、苦力活,向文江抬巖、鑿巖,最苦最累的活,他沖在最前面,向文江用自己的實干贏得了好評,師傅喜歡,師兄師弟喜歡,別人學了幾年,也沒學會巖匠手藝,可向文江僅一年就學會了!俺钥嗍怯谢貓蟮摹边@是向文江剛走上社會的心得。
1996年,向文江辭別了巖匠師傅,到廣州一玩具廠打工,學做布娃娃,一月400元工資,向文江干了兩個月,便辭工到浙江某儀表廠打工,月工資900元,每月發(fā)工資,向文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掙的錢全部寄回家。在外打了4個月的工,向文江放心不下在老家干農(nóng)活的母親,他回家住了2個月,幫母親干了2個月的農(nóng)活,看到田地里的農(nóng)活輕松了,向文江又返回廣州市泰和鎮(zhèn)大沅村塑料廠打工,每月工資500元。向文江無論到哪里工作,都像在農(nóng)村做農(nóng)活一樣,把每件事做好做到位。老板看向文江誠實,每月加50元,干到第二年,已升到1000元。向文江很感動,他有了第二個社會心得:誠實也值錢。向文江舍不得用一分錢,他把掙的錢都寄回家。鄰居們看到向文江母親每月都到郵電所取錢,羨慕地說:“你養(yǎng)了一個好兒子”。向文江母親說:“他是我們家的頂梁柱!
平凡人的幸福觀
1999年9月,向文江回到了家,他知道母親年紀一天天大了,農(nóng)活也干不起了,他要回家創(chuàng)業(yè),讓苦了一輩子的母親安度晚年。他深深感謝母親對他的教育!叭艘F得硬肘,餓得新鮮”,“人家的一針一線不要”。這是母親對向文江和五個女兒常說的話。為了給兒女們樹立榜樣,母親借了別人的米,許什么時候還,她就什么時候還。向文江的父親去世辦喪事,向文江母親許諾油菜出來還,油菜收割了,向文江的母親把收獲的600斤油菜籽全部賣掉,還靠兩個姐姐日夜織竹篩兩個月,湊齊200元。那一年,向文江一家炒菜的油星少了,可全家人活得自在。一年又一年,母親用她無聲的教育給向文江樹立了榜樣:那就是做人,要清清白白,問心無愧。人只有做到清清白白,問心無愧,才會贏得社會的敬重,在人間有資格書寫一個大大的“人”。
為了謀生,向文江用打工5年的收入到永順縣城開了個服裝店,他本著童叟無欺的經(jīng)營宗旨,靠一次次拾金不昧的好人好事召來了回頭客。一位顧客到他店子看衣服,沒有買衣服,卻把裝有2000元的錢包丟了,后來,顧客找到了向文江,向文江如數(shù)歸還。一把傘、一部手機、一袋紙巾,向文江都一一還給失主。向文江用自己的言行贏得了口碑。門面租金1.2萬,向文江生存下來,年收入由1萬元增加到2萬元,在永順開服裝店,向文江靠自己的誠實走上了發(fā)家致富之路。在創(chuàng)業(yè)的過程中,向文江成了家,有了兒子和女兒,他和妻子彭秀蘭把母親接到了永順租住的家,讓母親帶帶孫子,煮煮飯,過上了舒心的日子。
2007年,桑植環(huán)宇出租車有限公司成立,有50輛出租車向社會招租,向文江和親戚合租了一輛車。8月4日正式上路。向文江和合租人每月要交5000元,一月辛苦下來,工資收入1000多元,向文江感到很滿足。他是一個農(nóng)民,能夠成為環(huán)宇公司的一名員工,在城里有一份穩(wěn)定的收入,這全靠黨的富民政策。向文江開出租車僅一個月,有一位乘客在農(nóng)行取了錢上車,手里拿了2萬元現(xiàn)金,上車后,他把錢放在座位上,下車時,他接一個電話,忘了拿錢,向文江發(fā)現(xiàn)后,馬上把錢收好。失主找到后,向文江如數(shù)交給他。失主很感動,要給他2000元答謝,向文江謝絕了。一次又一次,一年又一年,向文江開著出租車日復一日行駛在桑植縣城的大街小巷,老人上下車,向文江小心扶著。小學生上車,有錢就拿,沒有錢,他也不問。一把傘、一部手機,數(shù)百上千元的錢包,數(shù)百次的歸還,向文江心中有一桿做人的秤!叭思业囊会樢痪不要”母親的話時時響起在耳畔。想到母親晚年過上了好日子,為兒女受的苦有了回報,向文江有使不完的勁。每天,向文江都感到活著是幸福的,為別人做一點好事是幸福的,良心安寧是幸福的。
2009年5月7日下午4點鐘,峰巒溪國家森林公園管理局局長劉平從縣財政局辦事出來,要趕到縣林業(yè)局匯報工作,上了向文江的車,到林業(yè)局門口,因趕時間,匆忙中,他把手包掉到了車上。當時,向文江沒在意。另一個乘客上了車,聽到手包有手機響,想拿手包。向文江靈機一動,說那手包是我的。劉平下了車,發(fā)現(xiàn)手包丟了,十分焦急,馬上找到了好朋友張偉想辦法,劉平的愛人聞訊也趕了來。這時,劉平愛人接到了向文江打來的電話,問丟手機手包的是她的什么人,劉平愛人說是她丈夫,并焦急地問他在哪里,他們在電信局等。向文江說我在尚家坪送客,馬上過來送包。不一會兒,向文江把手包送了過來。劉平說出手包里面有800元錢,一部價值4000元的手機,向文江一一對上了號,放心地交還劉平。當劉平拿出200元表達感謝,向文江拒絕了。劉平感動不已,激動地說:“你真是一個活雷鋒!